安裝和使用溫度傳感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良好的測量效果:
1.安裝錯誤
例如,熱電偶的安裝位置和插入深度不能反映熔爐的真實溫度。換言之,熱電偶不應安裝得太靠近門和加熱器,插入深度應至少為保護管直徑的8~10倍;保護套和熱電偶壁之間的空間未填充絕緣材料,導致爐內熱溢出或冷空氣侵入。因此,應使用耐火泥或石棉繩等絕緣材料堵塞熱電偶保護套與爐壁孔之間的間隙,以防止冷熱空氣對流影響測溫;熱電偶冷端離爐體太近,溫度不能超過100℃;熱電偶的安裝應盡量避免強磁場和強電場,因此熱電偶和電力電纜不應安裝在同一導管內,以免引入干擾和引起誤差;熱電偶不能安裝在被測介質很少流動的區域。當使用熱電偶測量管道中的氣體溫度時,熱電偶必須逆著流動方向安裝,并與氣體完全接觸。
2.絕緣劣化引起的誤差
例如,如果熱電偶絕緣,則保護管和拉板上有太多污垢或鹽渣,導致熱電偶極子和爐壁之間的絕緣不良,在高溫下更為嚴重,這不僅會導致熱電勢損失,還會引入干擾,由此產生的誤差有時可能高達。
3.熱慣性引起的誤差
由于熱電偶的熱慣性,儀器的指示值滯后于測量溫度的變化,這在快速測量中尤為突出。因此,應盡可能使用帶有薄熱電極和小直徑保護管的熱電偶。當溫度測量環境允許時,甚至可以拆除保護管。由于測量滯后,熱電偶檢測到的溫度波動幅度小于爐膛溫度波動幅度。測量滯后越大,熱電偶波動幅度越小,與實際爐溫的差異越大。當使用大時間常數的熱電偶進行溫度測量或控制時,雖然儀表顯示的溫度波動很小,但實際爐溫可能波動很大。為了準確測量溫度,應選擇時間常數小的熱電偶。時間常數與傳熱系數成反比,與熱電偶熱端直徑、材料密度和比熱成正比。如果要減小時間常數,除了增加傳熱系數外,有效的方法是盡可能減小熱端的尺寸。在使用中,通常使用導熱性好的材料和管壁薄、內徑小的保護套管。在更的溫度測量中,使用了無保護套的裸絲熱電偶,但熱電偶容易損壞,應及時校正和更換。
4.熱阻誤差
在高溫下,如果在保護管上有一層煤灰,并且灰塵附著在保護管上,則熱阻會增加并阻礙熱傳導。此時,溫度指示低于測量溫度的真實值。因此,熱電偶保護管的外部應保持清潔,以減少誤差。